翻开印度的报纸,几乎每个版面都能瞥到几个“辛格”的名字。此前,印度军购丑闻曾成为媒体焦点,一个名叫苏克吉达尔·辛格的海军准将中了别国特工的美人计被解职,引起即将出任陆军参谋长的比克拉姆·辛格的关注,于是写信给总理曼莫汉·辛格要求“提醒相关部门防备军购中的陷阱”。而这位比克拉姆·辛格最近露脸的次数更多,他和另一位竞争者克里什纳·辛格一起争夺陆军参谋长的宝座,同时在宝座上坐着的维贾伊·辛格则坚称自己年龄尚未“够线”而拒绝退休,为此官司闹到了印度最高法院。几个“辛格”一台戏,让不了解背景情况的外国人看得云里雾里、晕头转向。
印度各界充满“辛格”话题
“辛格”的本意是“雄狮”,是印度锡克教徒的标志性名字。1699年,锡克教的第10代祖师戈宾德·辛格在丰收节教徒大会上创建军队,号召男教徒要像雄狮一样勇敢战斗。从此之后,锡克教男教徒名字后统一加上“辛格”(Singh),而女教徒名字后统一加上“考尔”(Kaur,意为公主),于是锡克教徒家庭的所有婚礼便都成了“公主配雄狮”的佳话。
在旁遮普邦富庶平原的养育下,一批批锡克教徒脱颖而出,成为印度舞台、尤其是政、商、军界的主角,像前陆军参谋长贾斯万特·辛格,印度DLF集团主席、全球地产富豪排名第一的库沙尔·辛格等等。头戴淡蓝色锡克包头、留着银色胡须的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更被看作印度的政治名片。
包头巾的“辛格”们不停出现在报纸的头版头条,很容易让人有一种锡克教是印度社会主流教派的错觉,但实际上锡克教徒占印度人口总数的比例并不到2%。如果按这个比例保守估算,印度叫“辛格”的人至少超过千万。
“辛格们”成为宝莱坞创作素材
锡克教徒都叫辛格,但叫辛格的却并不一定都属于锡克教。像印度前外长、和前陆军参谋长重名的贾斯万特·辛格,还有另一个由于石油换食品丑闻而被迫辞职的前外长纳特瓦尔·辛格,他们都是地地道道的印度教徒。事实上,“辛格”姓氏很早以前就在印度教徒中存在,属于刹帝利种姓(“雄狮”的本意也正好契合刹帝利种姓中帝王和武士的职业定位),只不过不包头的辛格们似乎没有包头的辛格们给人印象深。这些不同教派、不同位置上的辛格让媒体报道颇为头痛,更让外国 记者 一时摸不到头脑,甚至一家西方媒体还因此闹出过配错 人物 照片的笑话。
“辛格们”对印度社会的影响甚至使其成为宝莱坞的创作题材。2008年宝莱坞最卖座的电影之一就是《辛格为王》。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位来自印度旁遮普小镇的空想社会改良家“快乐辛格”接掌并改变澳大利亚一个印度黑帮帝国的故事。宝莱坞似乎在用艺术创作告诉人们,“辛格”的势力已经延伸到远在大洋洲的国度。
不少人放弃旧姓取新名
姓氏只是一个符号,姓什么除了签字时有难易之分外,往往没有别的区别。但是在印度,一个人姓什么却有着莫大的干系,因为印度的姓氏往往能够和种姓明显联系在一起。一些当地朋友曾介绍过看名片识种姓的小“诀窍”:姓“库马尔”、“米什拉”、“南达”等,那这个人自然是出身于婆罗门,属于当地的高级种姓。姓“奈杜”,那此人的祖先很可能是一个统治者,属于刹帝利种姓。广为人知的圣雄甘地,从他的名字就可以知道其家族是小贩出身。而如果一个人说他是来自比哈尔邦的亚达夫,几乎所有人都明白,这是一个低种姓家族,甚至属于第五种姓“达利特”(不可接触者)。
尽管印度现在已经废除种姓制度,但其在印度社会、尤其是偏远地区仍保留着巨大影响,这也使得一些低种姓民众放弃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姓氏,转而创造出新的姓氏。在印度南方,受基督教影响更大的民众舍弃父姓的做法更加普遍,如印度前国防部长阿拉卡帕拉比·库里安·安东尼,前面是他本人所在村子的名字,中间是父亲的姓名,安东尼实际上才是他本人的真正名字。但此后,他的两个儿子在取名时全部把安东尼保留了下来,并且放在了姓名最后的位置,从而约定俗成将其作为姓氏沿袭了下来。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时报》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