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山花儿
花儿是广泛流传于甘、青、宁及新疆四省区的回、汉、土、东乡、保安、撒拉、藏、裕固等8个民族,并一律使用当地汉语方言,只能在村寨以外歌唱的山歌品种,通称“野曲”(与“家曲”即“宴席曲”相对),又称“少年”。其传唱分日常生产、生活与“花儿会”两种主要场合。“花儿会”是一种大型民间歌会,又称“唱山”。
山花儿俗称干花儿、山曲子、野花儿,是广泛传唱于宁夏回族聚居区的一种代表性民歌体裁。基本属于自唱自娱形式或在小范围传唱,它在继承古陇山民歌“三句一叠”的基础上,多以单套短歌的形式即兴填词演唱。山花儿音乐继承古陇山徒歌四声、五声徵调特征,吸收信天游、爬山调、洮岷花儿、河湟花儿以及伊斯兰音调的多种因素,多用五声音阶式迂回进行。宁夏回族花儿的代表曲目有《黄河岸上牛喝水》、《看一趟心上的尕花》、《花儿本是心上的话》等。
回族民间器乐
宁夏回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文化活动中,传承了宁夏古代乐器和西北边塞乐器及其音乐,并将之逐步发展为独具特色的回族民间乐器。上个世纪,我国文史学家考证出宁夏哇呜、咪咪、口弦分别是汉唐以来在宁夏流传的古乐器埙、羌笛、芦管、簧的流变和遗存。唐太宗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中“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及“不知何人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的诗句,均是当时亲临古代宁夏灵州后对当地流行器乐的真实记述。由于历史的变迁,这些乐器在我国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中已十分少见,但是直至20世纪却还在宁夏回族群众中流行。
宁夏回族乐器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演奏技艺、制作工艺和弹唱艺术。回族乐器“把式”(高手)可以用交叉颤指在高音哇呜上吹出其乐器难以出现的华彩。回族艺人制作的回族乐器似牛头,似小羊,其上装饰着回族的艺术图案、线条,雕刻着阿拉伯文书法等,具有鲜明的回族文化特征。由于它们音色优美、易于演奏、便于携带,故在宁夏回族中世代相传。有些回族乡村无论是年轻姑娘还是白发老人,人手一把小口弦,而回族尕娃、青年则是吹咪咪、哇呜的好手,回乡谚语“哇呜唱,庄稼长;咪咪吹,牛羊壮”正是回乡风俗的写照。
回族服饰
回族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主要有坎肩、戴斯达尔、麦赛海袜、准白、礼拜帽、盖头等。
坎肩的原料为布、绸、绢、麻等,有夹、棉、单等多种,冬夏均可穿用,可作内衣,也可作外衣。
戴斯达尔是波斯语,意为缠头巾,它源于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早期传播伊斯兰教时头缠的“戴斯达尔”,色以白、黄为主。
麦赛海袜是阿拉伯语,意为皮袜子,牛皮加工制成,洁净光亮,结实耐用。伊斯兰教规定,穆斯林每日五次礼拜须洗小净,如果穿上麦赛海袜子可以免去小净中的洗脚程序,用湿手在袜子的脚尖至脚后跟处抹一下即可代替。
准白也是阿拉伯语,意即袍子,用棉布、化纤和毛料制作,有单、夹、棉、皮四种,款式近似现代的长大衣,领子为制服领口,色多为黑、白、灰三种。
礼拜帽亦称回回帽,系一种无沿小圆帽。回族在礼拜磕头时,前额和鼻尖必须着地,戴无沿帽行动更为方便,遂发展成为一种服饰习俗。礼拜帽色以白、黑为主,也有灰、蓝、绿色。因所处地区和教派不同,礼拜帽的样式有集中类型,除圆帽外,还有圆边角帽和尖顶六角帽。
盖头是回族等穆斯林妇女传统的头巾,用于遮盖头发、耳朵、脖子,露出面孔。伊斯兰教把妇女头发列为“羞体”,《古兰经》强调指出,穆斯林妇女必须“俯首下视,遮其羞体”,为了遮发,同时也为了防沙保洁,于是逐步形成了穆斯林妇女披盖头的习俗。
北武当庙寺庙音乐
佛教音乐是佛教寺院在各种法事活动和节日庆典中使用的音乐。佛教约在东汉明帝年间传入中国,来自印度与西域的佛教音乐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因吸纳中国民间音乐的艺术因素而具有了独特的面貌,成为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武当庙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西北的贺兰山九泉口,寺庙中流传的音乐是释、道、儒三教合一的产物,经过上千年的发展演变,在来自印度的音乐中融入了当地的民歌小调和戏曲曲艺音乐,成为宁夏地区一种特殊的民间音乐形式。每逢大的庙会,北武当庙的僧人们都会在锣、鼓、木鱼、铙、钹及笙、箫、管、笛等乐器的敲击演奏声中唱诵经文。届时大殿中鼓乐齐鸣,经声朗朗,一派祥和景象。
北武当庙寺庙音乐一方面具有南国音乐的委婉之风,一方面又不失北国党项、蒙、藏等民族音乐的高亢。其唱词以多种语言文字构成,其中既有梵文、巴利文、藏文,又有汉语。北武当庙寺庙音乐有文乐和武乐之分,其中文乐即唱谱,用工尺谱加以记录;武乐又名“渣渣子”,用竖行式的记谱方法记录。两者结合,形成管乐与打击乐并奏的寺庙音乐。代表作品有《四季歌》、《醒世词》等。
杨氏家庭泥塑
隆德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地处六盘山西麓。隆德民间雕塑艺术起源于唐宋时期,成熟于明清两代,早在宋代绍兴年间,隆德雕塑即已誉满四方。闻名于陕甘宁地区、号称“雕塑世家”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温堡乡杨坡村杨栖鹤家族是隆德雕塑的代表,杨氏家庭泥塑起源于清代道光十二年(1832),创始人经多方拜师求教,吸收借鉴各种民间艺术之长,融汇贯通,集泥塑、绘画、木刻、章雕、剪纸、烫花于一体,初步形成杨氏泥塑的基本艺术风格。
杨氏家庭泥塑制作过程较为复杂,有配料、酿泥、造像、敷彩等二十多道工序,其间需使用圆雕、浮雕、透雕等多种方法。成品以精美取胜,色泽鲜艳,造型夸张,成为隆德地区民间艺术的首要代表。杨氏家庭泥塑内含丰富,善于通过艺术化的偶像造型表达宗教理想和生活情感,具有很高的民俗学和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张氏回医正骨疗法
回族医药是祖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回族医学源远流长,是古代阿拉伯医学与中医学及西域地区各民族医学互相渗透的结晶,但保留了回族的医疗经验、香料药物和文化特征。回族医药在养生保健、回医医术、香药应用和饮食疗法等方面均有独特的理论和经验,不少养生习俗、诊疗技术和食疗经验一直为回族人民所传承和应用。
张氏回医正骨疗法是通过拔拉、复位、合位等传统正骨手法,采用世传“回回接骨”、金疮等自配秘方药剂,并以自制材料(包括小夹板等)外固定的方式,不开刀、不打石膏、不用金属物穿刺牵引治疗骨折、关节脱位等骨伤疾病的治疗方法。
张氏回医正骨疗法是张氏几代人在少数民族地区的骨伤临床医疗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整理出的临床经验和行医感悟,其疗效显著,特色彰显,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民间性和地域性。张氏回医正骨疗法对于建立完善祖国回族医学体系,以传统的民间医药技术服务大众尤其是广大农村群众,提高大众健康水平,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回族汤瓶八诊疗法
回族医药在养生保健、回医医术、香药应用和饮食疗法等方面均有独特的理论和经验,不少养生习俗、诊疗技术和食疗经验一直为回族人民所传承和应用。
汤瓶八诊疗法起源于中东,波斯穆斯林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历经千余年的不断实践,我国回族八诊疗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有主次的八种疗法,被后人称之为“汤瓶八诊”。
回族汤瓶八诊疗法包括头诊、耳诊、面诊、手诊、脚诊、骨诊、脉诊、气诊八种诊疗方法。主要施诊手法包括推、压、捏、拨、点、捋、颤等,其施治过程有着明显的民族风格,如口颂杜阿一、汤瓶水疗等。汤瓶八诊诊疗器具包括汤瓶壶、牛角棒、耳诊棒、刻有杜阿一的羊角板等。千百年来,它一直以口传心授、言传身带的方式在西安、河南、宁夏一带穆斯林中间流传。
抬阁
抬阁又称“抬角”、“抬歌”、“高抬”、“挠阁”、“脑阁”、“高装”等,是传统节庆活动中的一种民俗巡游表演形式。抬阁起源于中原地区的迎神赛会活动,后逐渐传到东南沿海及西北地区,在清代盛行一时,流传过程中与各地具体情况相结合,形成不同的特色。
抬阁活动中由数名儿童扮作古装戏曲人物,根据剧情组成精彩的造型,固定在四方形阁子的铁柱和支架上,由人抬着行走。抬阁传统造型多取自《梁山伯与祝英台》、《天仙配》、《白蛇传》、《西游记》、《昭君出塞》、《蓝桥会》、《黄鹤楼》、《打渔杀家》等剧目。
隆德县高台是由祭神活动演化成的一种社火形式,每年正月初九定期举行表演。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境内的温堡、峰台、山河、沙塘等乡镇几乎都流行高台马社火。
隆德县民间文化源远流长,社火类型繁多、品种齐全,高台马社火、狮子、高跷、推推车、赶毛驴、花船、秧歌队、竹马、彩车、腰鼓队、喜人等民间社火表演形式,包含着表演、造型、语言、彩绘、手工制作等多种艺术内容,成为六盘山区民间艺术的活化石。
贺兰砚制作技艺
贺兰石砚产自银川市区以西40公里处的贺兰山小滚钟口。早在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编撰的《宁夏府志》地理山川部中记载:“笔架山,在贺兰山小滚钟口,三峰矗立,宛如笔架,下出紫石可为砚,俗呼贺兰端。”自乾隆年间被发现后,一直开采至今。贺兰石结构细密均匀,质地细腻,刚柔相济,有豆绿、深紫两色叠加,中间还镶有石眼、玉带、云纹、眉子等形成各种象形图案,故制砚艺人都注重运用“俏彩”雕刻图案。贺兰石砚具有发墨快,墨汁细,不损笔毫等特点。贺兰石砚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清末就有“一端二歙三贺兰”的说法。
回族传统婚俗
宁夏回族婚俗与宁夏回族族源的形成相辅相成,它不但是穆斯林信众人生礼仪的一部分,也是多民族风俗结合的产物。人们在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因此,回族婚俗也是宁夏地域特征在民俗生活中的集中反映,承载了诸多的民族、地域文化特征和丰富的文化事项。
回族老人常常把给儿子举行婚礼、完婚叫做“卸担儿”,认为这是“终身大事”,也是老人的责任。婚姻大事进入婚礼议事日程,有提亲、看家道、相亲、道喜、娶亲、念尼卡哈、摆宴席、耍公婆、闹洞房、认大小、回门等程序。摆宴席,是婚礼的高潮部分。宁夏回民一般把举行婚礼或办喜事称做“摆席”、“宴席”。宴席曲,就是“唱家子”在婚礼宴席上即兴演唱的“家曲儿”,其中有喜歌、夸赞新人,致谢亲朋的“表针线”,助兴的“叙事曲”,诙谐幽默的“酒曲子”等,是婚礼最喜庆和热闹的环节。宴席曲是回族婚俗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其词句文雅健康,曲调优美流畅,内容极其丰富,既有营造喜庆气氛的功能,也有传授教化的功能,是研究回族民族史和音乐史的一份可贵的原始资料。回族婚俗因宴席曲而独具特色,同时因回族婚俗的世代承袭才得以将回族诸多的艺术形式保存传承。
宁夏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回族民间故事、秦腔、宁夏小曲、回族剪纸、固原砖雕、二毛皮制作技艺、陈氏回族医技十法、同心莲花山青苗水会、黄羊钱鞭、宁夏刺绣、中卫建筑彩绘、吴忠老醋酿制技艺、宁夏手工毯织造技艺、中宁蒿子面制作技艺、宁夏手抓羊肉制作技艺、固原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马氏济慈堂生育药剂制作技艺、六盘山区春官送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