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县彭寨镇马塘片是革命老区,辖马塘、兴隆、土厘三村,马塘片地处鱼潭江流域,虽属鱼米之乡,由于河道弯曲,宽窄不一,河谷低,河床浅,且没有完整坚实的堤围,千百年来饱受洪涝灾害肆虐,村民怨声载道。
据《和平县志》所载: 1976年5月,全国再次掀起“农业学大寨”高潮,和平县召开三级扩干会,会上提岀十项决定,其中包括三大工程:兴建县氮肥厂,熊家嶂造林工程,马塘改河治涝工程。
同年8月,马塘改河工程正式启动,该工程是将马塘、土厘两段河道取直,消除水患,治理洪涝灾害,扩大耕地面积。其时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一呼百应,万众同心,全县总动员,十万民工“大会战”,员工不获一分钱,仅以工分作报酬,这是中囯式的奉献精神,工程历时500多天,投资60万元,伟业遂成。
县领导罗章、罗南星、何恩惠、叶文通、何平、张日粦、徐声达、陈超、刘仕杰、张庄等同志先后亲临指挥,
中共广东省政法委书记寇庆延同志,省委书记张根生同志,先后前来视察;
时各公社书记社长是:彭寨林观佑、阳明袁才、附城廖志辉、热水朱前进、古寨徐南全、贝墩黄仁胜、安坳叶格恒、浰源陈元康、青州刘向、大坝曾觉先、上陵张权林、合水曹铭鉴、下车徐达生、优胜王青、长塘邓培根、粮溪陈瑞贤、东水叶文通、林寨何文忠、礼士黄细英、公白曾仕栋等。
在施工期间,每日有数千人在工地,多则上万民工日夜奋战,经过一年半时间苦干,河道终于取直,其时因后续配套工程一时未搞,涝患没能彻底根治;1980年以后,政府两次拨款整治,效益逐年好转。
往事己历45年,当年改河的情景,仍留存于彭寨马塘人民心中,改河精神仍激励着和平人民。
马塘鱼潭江早年是东江上游“一带一路”水上运输主线,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曾有“立县建城”之美谈,是康养休闲的风水宝地。马塘河东流域的土厘村,俗称“史里围”,是刘姓宗人世居之地,辖土厘、岭背、古楼、石排、山下、下坑、长塘面、龙庆围、石简、老屋下、岩下、长岭、赤树岭、曲坑、南尾坑15个自然村。
土厘村早期是和东地区通往龙川的古驿道,土厘村遗有六角楼、伯公三社、四姓宗祠、三叉湖、古楼、半边井、古炮台、扑船岗、虾公埂、天外飞石等名胜和南尾坑红色培训班旧址,土厘村农家多有人养牛、养羊、养鱼、养鸡、养鹅和种植桑葚、板栗、甜桔、百香果等。
土厘村若与鱼潭美景相串连,再将牛羊成群的田园风光牵手,必将可以勾勒成别具一格的“特色景观旅游村”;今党中央英明领导,政通人和,土厘村委策划重温“马塘改河精神”,立愚公移山壮志,下定决心,不怕牺牲,以全心全意为人民,用白求恩精神,敢教日月换新天,振兴社会主义新农村!
土厘村村长、党支部书记刘晓涵同志意欲在土厘村口桥头大榕下竖立“马塘改河”纪念碑,打造马塘改河公园,公园面积约有1000多平方米,是以马塘改河为主题,集游览、观赏、科普、忆旧、休闲等于一体;纪念园将设立眺望区、改河纪念碑、改河记事墙、古树、天外飞石、三圣坛、诉讼碑、刘氏宗祠(工地指挥所旧址)、演艺广场、亲水平台等景观。
但愿“马塘改河”纪念碑能让人感悟党的英明,摧人奋进,让马塘片区重焕异彩,孕育更多人才!宏开更大伟业!作岀更大贡献!书写更加辉煌新篇章!
近曰。刘晓涵同志邀我和黄志雄、曾春雷、黄立昂等好友到马塘怀古,嘱我写“马塘改河”碑记,实不敢应诺,后好友鼓劲,只好试着应对,
现草成初稿:
马塘改河碑记
和平县彭寨镇马塘革命老区,辖马塘、土厘、兴隆三村,纵横数十平方公里,居民一万多人。马塘片两江穿越,一马平川,风物长宜,人才辈出,素享文化之乡美誉。
马塘濒邻鱼潭江,虽属鱼米之乡,由于河道低浅弯曲,世代饱受洪涝灾害肆虐,村民怨声载道,大有“马塘洪魔猛如虎”之说。
1976年,全国再次掀起“农业学大寨”高潮,和平县三级扩干会决定“马塘改河”,彻底根治水患,扩大耕地面积,一呼百应,万众同心。全县总动员,十万民工大会战,不获一分钱,仅以工分作报酬,这是中囯式的奉献精神。总投资仅六十万,历时五百多天,伟业遂成,万世受益。
改河己近半个世纪,今逢建党百年之际,为铭记当年乡民及各界人士之壮举,借以助力乡村振兴,特立碑纪念,旨在:不忘初心,牵记使命,重温党史,砥砺前行!
鱼潭江源连四海,改河精神传万代,是为记也!
中共彭寨镇土厘村党支部
彭寨镇土厘村村民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