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2011海南省“中国旅游日”暨海口绿色慢行休闲系统活动启动仪式在海口西海岸举行。图为在西海岸绿道上快乐骑行的自行车爱好者。海南日报记者王凯 摄
徐霞客像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塔勒布·瑞法在2011年5月19日首个“中国旅游日”的贺词中说:400年前的今天,中国享誉世界的游记作家徐霞客开始撰写自己游历中国的见闻。而400年后的今天,中国已名副其实地成为世界旅游产业的领跑者,并不断向世界最大旅游目的地这一目标迈进。
这一天,作为中国旅游业的领跑者,正在建设中的海南国际旅游岛,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全省范围内举行了丰富而又多样的纪念活动。作为国际旅游岛的东道主,借助这一节日,海南民众或许需要更好地认识到旅游之于我们的意义和价值……
400年前的5月19日,“中国游圣”徐霞客在他那本60万字的鸿篇巨著《徐霞客游记》开篇写道:“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
400年后,当旅游不再是文人墨客的专享而开始成为现代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时,《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日被确定为“中国旅游日”,中国也因此成为全球少数设立国家旅游日的国度。
古代文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中国古代文人历来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传统,形成了中国根深蒂固的旅游文化。
汉代张骞,以使节身份两次出使西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少年时代就已游遍山东;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跋涉山川丛林……
就连“孤悬海外”的海南岛,自唐宋以来,鉴真、“五公”(即李德裕、李纲、赵鼎、李光、胡铨)、苏东坡、杨万里、王仕熙等一批贤相、重臣、名士先后踏足,他们留下的颂扬海南的诗文,成为海南古代旅游文化的瑰宝……
然而,对于古代文人而言,旅行或许仅仅是一个副产品。直至十九世纪,才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旅游。
近年来,社会各界开始提出设立“中国旅游日”建议,并认为这一节日应该与古代文人的旅行相联系。
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认为,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张骞,还是玄奘,没有一个是去真正旅游的,唯有徐霞客作为旅行家足迹遍布中国十几个省份。而且一提起徐霞客,人们马上就能想到旅游。
中国古代伟大旅行家、地理学家、史学家、文学家徐霞客足迹遍及祖国19个省区市。《徐霞客游记》记叙的浙江天台、普陀,江苏太湖,安徽黄山,山东泰山、曲阜;福建武夷;江西庐山、鄱阳;广东罗浮;广西桂林、柳州;河北太行;山西五台、恒山;陕西临潼、华山;湖南衡山、九嶷;河南龙门、嵩山;贵州黔灵山、黄果
树;云南大理、腾冲、滇池、丽江等,几乎全部成为当代著名旅游景区……
社会各界的建议和意见得到了来自国家层面的认可。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2011年3月30日,国务院正式确定将《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即5月19日,作为“中国旅游日”。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塔勒布·瑞法说:400年前的今天,中国享誉世界的游记作家徐霞客开始撰写自己游历中国的见闻。400年后的今天,中国已名副其实地成为世界旅游产业的领跑者……
当旅游成为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中国将于2015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
据统计,2010年,国内游21亿人次,入境游5500多万人次,出境游5700多万人次,中国人出境旅游目的地扩大到140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拥有13亿人口,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旅游业的巨大潜力正在逐步爆发,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期”。
中国要从一个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迈进,需要一个符号或载体,这个最佳载体无疑就是旅游日。
1979年,世界旅游组织通过了将每年的9月27日定为“国际旅游日”的决议,尽管中国于1983年10月加人世界旅游组织,但作为一个旅游大国,中国一直没有属于自己的旅游日。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开始“有钱有闲”的中国老百姓,对旅游的需求呈现了爆发增长。
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10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5919元,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基础和条件。
再从假日看,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职工一年休息日仅52天,现在包括黄金周、小长假等节假日,一年可享受的公共假期达到115天,为人们度假旅游提供了更多时间便利。
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设立“中国旅游日”,这一方面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旅游发展的高度重视;一方面也体现了新时期人民群众对旅游生活的新期待,标志着我国旅游业正迈入一个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的新时代。
好游客更会是一个好的东道主
5月19日,我省各市县、景区(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宣传首个“中国旅游日”。省旅游委认为,旅游日不单是为旅游者和旅游业者而设立,每一个老百姓都是旅游日的主角,全社会都应积极参与。
在海口,惠及广大老百姓和游客的绿道慢行系统在旅游日当天正式启动,已经建好的近100公里绿道,不但能够满足游客需求,更可以让老百姓更好地分享海口的发展成果;在三亚、万宁、琼海、保亭等旅游市县,不少景区(点)针对本市、本岛居民推出多种惠民活动,让老百姓更好地享受旅游、学会旅游。
就如同1990年世界旅游日主题口号“认识旅游事业,发展旅游事业”所倡导的那样,省旅游委认为,只有认识了旅游业,才能够释放旅游所蕴藏的动能。在今年的“中国旅游日”活动中,我省以“精彩海南之旅,感受健康幸福”“行走琼州大地,感受椰风海韵”为主题,并展现了“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海南百姓的幸福家园”国际旅游岛建设目标。
省旅游委有关负责人认为,“中国旅游日”的设立,不仅仅为了让老百姓在这一天体味到旅游的价值与欢乐,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这一天的活动,面向海南百姓普及旅游理念、普及旅游知识和旅游责任,做一个更好的东道主。同时,旅游相关行业应该借助这个日子积极行动起来,进一步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
建设“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海南百姓的幸福家园”,业界认为,这是对过去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的一种超越,这一目标更涵盖了要让旅游的发展惠及更多海南百姓。对海南百姓而言,更应该学会旅游、享受旅游。
“中国旅游日”标志。标志的主体创意造型来源于甲骨文的“旅”字及传统的印鉴艺术。
(作者:杨春虹来源文\海南日报)